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

【开工提示】返潮高峰,应当如何做好健康防护?

发布时间:2020-3-3   点击:1888   来源:南方牙科联盟
      2月10日为返潮高峰期,不少城市地区都面临着防护物资不够,人员密集度难以控制的局面。但是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在尽量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的前提下开展工作。那么上班、出门时要做好哪些准备,才能抵挡住新型冠状病毒的小黑手手呢?
一、关于中央空调

问题一:能不能开中央空调?

在目前状况下,能不能开中央空调要分情况说:

1)首先要确定是不是中央空调,写字楼等办公场所、大型商场等使用中央空调较多。如果是独立的分体式空调,互不影响,是否开启按个人温度需求即可。 

2)不管是哪种中央空调,只要已经明确中央空调所在范围有感染人员、疑似感染人员或有待观察人群的,最好不要开。

3)如果没有感染人员的,开不开中央空调也要看空调类型。

① 家庭独立中央空调,可以开,但开的同时要注意开窗通风,并定期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。

② 大厦或聚集多人办公室的中央空调,在疫情期间,不建议长时间开启。

      因为大厦的中央空调跟家庭独立的中央空调不同,使用人群更复杂、人员更加不固定。同时,由于受空气过滤器过滤孔径大小、送风管道长短、回风、清洗周期等因素的影响,有可能会造成中央空调系统的污染。

      在这样的情况下,如果被污染,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室的人,而共用一个通风管道的办公室可能都会受影响。

建议

在目前情况下,使用中央空调要注意这些:

1 做好中央空调的基础清洁、消毒工作,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; 

2 不要长时间地在大厦、办公室开启中央空调;  

3 随时开窗通风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,至少每半天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。

问题二:开着中央空调的室内要不要戴口罩?

      华西感控专家明确给你说,只要是到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、人多的办公室,是需要戴口罩哦!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。

      再提醒一句,上班期间大家也要注意保持一定距离,勾肩搭背那些动作可以少来了,还有不要一激动就把口罩掀开了,一定要把口罩戴起才稳当!

      我们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哈,有啥子事情可以多在网上说、手机上说三!


二、关于口罩的消毒

问题一:口罩戴一次就必须换吗?
      不是,虽然我们之前是给过建议一次性医用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,医用防护口罩6~8小时换一次,但是,这个标准是针对医务人员,尤其是密切接触确诊患者的医务人员嘞。
      对于不接触患者的普通人来说,就正常的出个门、上下班、买个菜,口罩用一次就丢确实也没有必要。
建议
如果在使用口罩过程中符合这些条件,那么你的口罩可以反复多用四五次是没有问题的:
1 没有去过医院或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(如商场、影院、网吧、KTV等),仅仅在上班、闲逛、买菜时口罩使用时间可适当延长。 
2 口罩必须保持其贴合性和功能有效性。如果你的口罩已经变形了甚至破了,那就必须换。 
3 减少与口罩外表面的不必要接触,并严格遵守手卫生习惯和口罩穿脱规范。如触摸或调整口罩前后,应当好生洗手。 
4 连续最长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。 
5 口罩专人专用,没有被别个用过。 
6 在两次使用口罩之间,口罩挂在指定区域,或放在清洁、透气的容器中,如纸袋、自封袋,而不是随随便便甩在桌子上,丢在包包头。 
问题二:能不能用网上教的开水烫、微波炉加热、暴晒等方法,把用过的口罩消毒后再用?
这些基本都是不靠谱/不推荐的口罩消毒法
No.1 清洗法--不靠谱!
      不管是目前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还是N95口罩,过水清洗后通常会导致口罩变形,中间最重要的过滤层也可能被你洗烂了,导致防护性降低。 
No.2 热水煮或蒸--不靠谱!
      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“驻极处理”,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,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。毫无疑问,无论是“蒸”还是“煮”,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,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。同时,口罩材料大多不耐高温,温度大于80℃时就会收缩变形,导致结构破坏,防护效果降低。
No.3 微波炉加热--不靠谱!
      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示微波炉加热后能完全杀死病毒,我们也不建议用这样的方式给口罩消毒,你有没有想过口罩外面万一确实有病毒附着,蹭到了微波炉把手、外壳上,你又拿手去摸,那是不是也会引起接触传播喃!毕竟你还要用微波炉加热稀饭包子得嘛!
另外有些口罩比如有呼吸阀的,放进微波炉转一转,这些材质可能遭不住哦!
No.4 太阳下暴晒--不靠谱!
      虽然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,但必须达到一定温度且超过一定时间才能遭杀死。而杀灭病毒需要的环境是56℃高温且维持30分钟,你想哈子最近这个冻手冻脚阴不秋秋的鬼天气……
No.5 熏醋--不靠谱!
      不要再指望到醋了好不好,我们都说了一万零三次了,任何时候熏醋都达不到消毒的效果,还可能会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。
      再说了,你戴个酸不揪揪的口罩,恼火的是自己得嘛!
No.6 用75%医用酒精喷洒或浸泡--不推荐!
      为什么我们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,一是酒精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,因为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,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(血液、唾液)的吸收会增强,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。二是这么高浓度的医用酒精本身对人体也有伤害,三是酒精的喷洒难以均匀、浸泡则需要大量的医用酒精,效果不佳。
No.7 用紫外线灯照射--不推荐!
      口罩中的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,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。接受紫外线照射后,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,让过滤性能大幅下降。
建议
      口罩的外层主要是为了抵挡飞沫,而内层是为了便于大家呼吸、透气,所以大家会发现在使用口罩一段时间后内层是润润的,而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情况,口罩内层就容易滋生细菌。
     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?华西感控专家建议,每次使用口罩前,在内侧点上垫上透气的两三层薄纱布,使用后再更换这几层纱布,以保持口罩内层的干燥,这样可以延长口罩的使用期限。
      需要注意的是,纱布不能太厚,如果把口罩都顶起来了会导致影响密闭性。 

三、关于日常的消毒
问题一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,普通人有没有必要日常用酒精或者消毒液做消毒?
      在目前的疫情下,可以准备消毒产品为一些公共接触区域,频繁使用的物品消毒,比如手机、门把手、电梯按键等。
问题二、那普通消毒应该选择选择哪种酒精或消毒液才有用?
     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法(试行第四版)》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预防指南明确提到,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,乙醚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,而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。
      上面这段话有点打脑壳,换句话说就是能买得到84消毒液和75%的酒精,按照说明书使用就行。另外,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酒精棉片或消毒湿巾,也是可以用来擦拭手机、键盘等物体的表面。但使用酒精要注意防火哈。
问题三、到底哪些东西需要消毒?多久消毒一次比较合适?
      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手机、门把手、键盘外,其实还有这些日用品也要消毒,如台面、座机、开关、热水壶把手、洗手盆、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,以及钥匙!作为大家到处kuo、到处放、还随时找不到的东西,钥匙一旦接触到病毒,就可能传染给人哦!
      至于多久需要消毒一次,注意看各种消毒液说明书!
      另外,疫情期间的办公场所,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消毒地面,使用含氯消毒剂(有效氯浓度250 mg/L~500 mg/L)用拖布湿式拖拭,作用30分钟后,再用清水洗净。

四、还有这些容易被忽略的“接触传播”

问题:现在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,但听说接触到病毒也会被传染,还有哪些可能接触到病毒,但又经常忽略的地方呢?
在做好自我防护时,还有这些地方要注意:
No.1 电梯间
      电梯间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,电梯间里各种细菌与灰尘颗粒混杂,也是病毒进行传播的极佳途径,所以在电梯间里我们最好这样做:
① 按电梯按键时,最好用一次性纸巾隔着按,用完即丢。
② 戴好口罩!
③ 尽量不说话、不吸烟,不打喷嚏,减少对空气的污染,同时也减少了病毒的传播。
④ 如果用手指按键,出电梯后及时洗手!
⑤ 尽量不pen电梯里的壁头。
No.2 水龙头
      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“接触传播”,记得在外头洗手时,有感应水龙头就用感应的,非要接触笼头的话可以垫张纸或者用倒拐子。
No.3 马桶
      建议大家蹲完马桶冲水时,最好将马桶盖盖上,避免粪便中的病毒传播。另外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上厕所。不得已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时在马桶圈上垫好纸巾
No.4 所有门把手、扶手
      所有的门把手都不干净,容易连带着细菌病毒传给下一个人。所以尽量隔一个面纸巾、消毒纸巾去接触门把手,如果用手接触了门把手记得洗手!
      此外,还有各种公共场所自动扶梯的把手,公共交通工具的各种把手都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。

五、关于免洗手消毒液
问题:免洗手消毒液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用吗?
      在没有其它条件的时候,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液产品会起到不错的效果。但是,稍微有点条件都麻烦大家不要偷懒,还是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更稳当,记得到搓揉15秒啊!整个洗手过程至少要1分钟!不要冲一哈就了事。

      科学的防治和治疗是应对新冠肺炎的最重要手段,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我们要用积极的、理智的心态去应对,保护好自己,保护好家人。冬天会过去的,春天也一定会来的!

 
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儿童口腔健康指南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共抗新冠肺炎||广东省口腔医生在行动
  • 展开